请问您买房吗?买保险吗?需要贷款吗?估计很多人都接到过类似的推销骚扰电话,让人不堪其扰,却又无可奈何。
近日,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发布2018年第六期(6月)工作情况月报,显示6月份12321举报中心共收到举报涉嫌骚扰电话4.5万件次。
其中内容为贷款理财类、违规催收类和房产中介类的举报信息居前三位,占比分别为20.8%、18.5%和11.2%。各类举报信息比例如下图所示:

骚扰电话已经存在多年,有些是利用电话推销房产、贷款,还有些是响一声就挂断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单纯骚扰。
尽管现在很多手机制造商、软件服务商已经推出号码标记功能,可以拦截不少骚扰电话,但是这种方法依然治标不治本。
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》显示:2017年,用户通过360手机卫士标记各类骚扰电话号码(包括360手机卫士自动检出的响一声电话)约2.42亿个,平均每天被用户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66.4万个。
360手机卫士2017年全年共拦截骚扰电话380.9亿次,平均每天为全国用户识别与拦截1.04亿次。
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,无论是正在开会、开车或是休息,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,不接吧,不礼貌,还怕耽误事,接听吧,碰到的往往是推销、骚扰电话,让人无可奈何。
骚扰电话已成公害,但为什么骚扰电话断不了根?
商业利益驱动是骚扰电话盛行的主因。
当前,部分商家已将精准电话营销作为发展业务的主要方式,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获取大量目标客户信息,自行或委托专业公司开展电话营销,也有部分商家为深入挖掘老客户的商业价值主动外呼,冒服务之名,行营销之实。
而商家获取信息主要是由于地下黑色产业链的存在,很多人的身份证、手机号码都在地下黑色产业链市场倒买倒卖。不同于商业利益,地下黑色产业链揭示的信息泄露问题则复杂得多。
那么骚扰电话到底该如何整治呢?
30日,工信部、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三部门印发《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》的通知,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,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。

国家重要机关已经开始参与骚扰电话的整治行动了,相信骚扰电话的问题接下来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。
但整治骚扰电话只是一个开端。事实上,骚扰电话只是“冰山一角”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骚扰短信、恶意扣费、隐私窃取等新形式的“骚扰”层出不穷。骚扰电话和短信的背后,其实是个人隐私在“裸奔”。在通讯安全上,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拿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。
帖子来源:
http://www.sohu.com/a/244511163_100176448